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的措施是( )
A.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俸禄制 D.三长制
解析:选D。本题容易误选C。C项是孝文帝整顿吏治的措施。三长制是为配合均田制的实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它的实施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 ②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 ③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解析:选C。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不得买卖。在土地私有制度下,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仍不可避免。
3."(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解析:选A。题目材料中的"外名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A说法错误,故答案为A。
4.下表所涉及的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汉姓 元 长孙 穆 陆 贺 刘 A.使鲜卑贵族变为汉族地主
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使鲜卑人转变为农业居民
D.消灭了鲜卑族的陈规陋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基础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是改革措施中的"改汉姓",这显然有利于加快鲜卑族的汉化。A、C、D三项与"改汉姓"无关。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
北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