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C. 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只有"《汉书•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其它没有涉及轻徭薄赋,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同地域的农业发展状况,排除B;由"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均反映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故选C;材料只有"《后汉书》""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提到冶铁业,排除D。
3.唐朝科举中有这样一道程序,即在确定录取名单前,主考官通常会邀请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共同决定最终录取名单,这个过程简称"通榜"。这一做法
A. 体现唐代科举制走向完善
B. 使科举的公平性遭质疑
C. 导致科举制无法选拔精英
D. 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和社会名声"可知,"通榜"使主考官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主观性、随意性大大增强,考生为了能够中举,就必然会多方奔走,寻求名人推荐,或者对考官进行活动,这会使科举考试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受到质疑,故B项正确;"通榜"是唐代科举制中的一个程序,无法体现科举制的发展程度,故A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通榜"与君主专制的加强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明确"通榜"的做法,是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从中分析出"通榜"使主考官有了自由裁量的权力。
4.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