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等人的思想
【名师点睛】回答本题时要具有高度的发散思维能力,全面准确的把握材料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层次较高,突破了以往试题的考查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思维活跃,灵活而机动的利用知识。
5.《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 "人伦者,物理也"
B. "存天理,灭人欲"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B
【解析】
"克己复礼"的解释大意是:仁是本心全部的道德。克己复礼是指,战胜自己的私欲,从而通过遵循礼制来顺应天理。根据所学可知,主张消除个人私欲,顺应天理是宋明理学的主张,即"存天理,灭人欲"。故选B。ACD不符合材料,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需要掌握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的分析理解。
6.《潘天寿谈艺录》在谈到中国写意画的创作时提到:"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画"要耐人寻味,就要虚多。虚多者,即告诉人的少,藏起来的多,故人所思的就多。"下列著作中蕴含上述思想的是
A. 《论语》
B. 《道德经》
C. 《春秋繁露》
D. 《四书章句集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论语》是儒家经典,题干中并未提到与儒家思想相关的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无"实际上是"有"之根本这句话体现出了道家思想中有关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故B项正确;《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题干中并未提到与董仲舒思想相关的信息,故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