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1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15第3页

  

[师]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解决这类型问题,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本题是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求腰长的问题.

解:选取比例尺为1:100(即为1cm代表1m).

(1)作线段DE=4cm;

(2)作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MN,与DE交于点B;

(3)在MN上截取BC=2.5cm;

(4)连接CD、CE,△CDE就是所求的等腰三角形,量出CD的长,就可以算出要求的绳长.

[师]同学们按以上步骤来做一做,看结果是多少.

Ⅲ.随堂练习

(一)课本P53 1、2、3.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并对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作了一定的了解.在利用定理的过程中体会定理的重要性.在直观的探索和抽象的证明中发现和养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6─2、4、5、9、13题.

(二)预习P53~P54.

Ⅵ.活动与探究

[探究1]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过程: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等边对等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结果: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平分线.

求证:BD=CE.

证明:∵AB=AC,

∴∠ABC=∠ACB(等边对等角).

∵∠1=∠ABC,∠2=∠ACB,

∴∠1=∠2.

在△BDC和△CEB中,

∵∠ACB=∠ABC,BC=CB,∠1=∠2,

∴△BDC≌△CEB(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探究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过程:同探究1.

结果: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E、CF分别是△ABC的高.

求证:BE=CF.

证明:∵A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