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李颀在胡茄声中听到什么?他听到的是"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数不尽的例子都可以证明多数人欣赏音乐,都是欣赏它所唤起的联想。
⑧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我们否认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来讲。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要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⑨比如说,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再比如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信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
⑩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会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道德家,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打鼓骂曹》的戏或是韩退之的《原道》;假如你是古董贩,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河南新出土的龟甲文或是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画;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会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它是知觉、记忆和想象发生的充要条件,时刻都在发生。
B. 作者承认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是认为联想本身及其引起的快感不等于艺术美感。
C. 就广义来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因为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
D. 美感的产生要求人们聚精会神于孤立绝缘的意象,如果产生联想,就会减少美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讲道理和摆事实相结合,第二段以道理论证为主,将联想的类型论述得清晰具体。
B. 文章主要采用举例和引用论证,并且在全文中将美感与联想进行对比来突出联想的特点。
C. 第七段钟子期和李颀的事例证明人们欣赏的是音乐唤起的联想,在音乐之美上一无所得。
D. 第九段两个例子形成类比论证,证明联想经常使人心思迁移从而使人减少美感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