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29、简答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和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某些家长个体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淡化,表现为凡事以我为中心,对自己、对家庭有利的事就做,无利的事不做。他们赞同甚至对自己子女实施"狼性教育",即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要对孩子们进行"狼"的教育,而不应是"羊"的教育。如经常教育孩子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能忍让,要以武力解决;对孩子在学校参加劳动,在社会上参加公益活动抱不支持态度,教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公共秩序、公共规则置之不顾,我行我素等等。
⑴"狼性教育"的实质是什么?
⑵你认为"狼性教育"有何危害?
三、辨析题(10分)
30.近年来,广大大学生、甚至是中小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更多的倾向于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报名学校的"三下乡活动"更深入的走进边远农村,为边远农村带去知识、带去信息、带去各种帮助......,而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夏令营和民间公益机构,小学生则是通过父母的陪同参加社区服务活动。
有人认为: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不值得,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四、分析说明题
31.材料一:2016年8月10日,东莞"路怒哥"在一个路口强行并入左转车道,和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后立即下车登上拍摄车车顶猛踩,而后又驾车反复撞向摄像车,"路怒哥"的这些行为的全部过程都被拍摄下来,成为了法庭上的有力的呈堂证供。
视频还被传到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持续关注和热议,众多网友纷纷谴责打人者,一些"义愤"的网友轮番污辱和恐吓打人者,在网络中留下恶言,甚至直接上门骚扰。
材料二:陕西咸阳一快递员蹭伤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相邻车辆,家长留字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1)"路怒哥"事件给了我们关于"网络"这一媒介怎样的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