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D。从题目所给材料看出,孙中山开始认识到曾经表示拥护革命的西南军阀同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是一样的。
8.民国初期政体变化频繁,时而实行总统制,时而实行责任内阁制,但是政局依然动荡不已,这说明 ( )
A.先进的政治制度始终超前于落后的政治文化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C.立宪派势力在制宪活动中作用举足轻重
D.西方列强为维护其在华利益不断干涉中国革命
解析:选A。民国初期,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政体在中国都不能很好地维护和稳定政局,原因不能单从资产阶级的特性和辛亥革命中找,所以排除B;也不能单从立宪派中寻找(立宪派影响本来就有限),所以排除C;也不能单从外部的力量中寻找,所以排除D。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政体在中国都不能很好地维护和稳定政局,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落后的政治文化导致的。没有与先进的政治制度相匹配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文化,是民国初期政体变化频繁的原因,故选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保持政治统一,采取民生政策。
--《国民党宣言》
材料二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吾侪昔以大仁大义铸此巨错,又焉敢不犯难,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三 1917年非常国会议员通电:所幸诸公独持正义,兴师讨贼,信誓在人,救我黔黎,定兹国难,公等之责,吾民之望也......以谋统一,以图应变。
(1)据材料一,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其宗旨与同盟会纲领相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2)据材料二,孙中山对当时形势的认识有何局限性?
(3)在材料三中,"诸公"指谁?国会议员为什么只提"以谋统一"而不号召恢复国会和约法?
(4)上述材料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一时期的斗争中存在什么致命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