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
解析:选D 材料说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所以D最恰当;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错误;A、B不符合题意。
7."地震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 人的认识可以达到真理,同时真理和谬误有严格的界限,所以①②本身错误。③④正确。
8."小康社会"是中国基于国情而提出的中等程度的现代化目标,其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解析:这类题一定要认真研读材料,提取有用的信息,与所要求的知识相对接,逐点进行分析。综观整个材料,其思路可从为什么提出小康目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说明了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在实践中提出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或答"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小康社会"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