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经济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B.经济特区的示范作用
C.集体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D.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
3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民国初《申报》刊登"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旧的婚姻观念被社会抛弃 B 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 开始了中国的思想近代化 C 牛顿力学的创立为经典物理学、天文学、现代工程力学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D 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 体现了工业时代的浪漫主义情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5分,32题15分,共40分)
3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
--摘编自《汉字发展史纲要》
材料二"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一一《新青年》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1918年)
材料三"汉字能够很容易地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汉语演变的特点,并指出汉语在古代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的背景并对简要评价其主张。(10分)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3分)
3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西方由于文化与历史发展背景的不同,在婚姻爱情观上也有一定的异同,这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例如: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寄人篱下,虽然能得到贾母的疼爱,跟贾宝玉两情相悦,但最终王夫人和贾母在为贾宝玉选妻子的时候,还是更多考虑经济基础以及门第关系,选择了家底殷实的薛宝钗。贾宝玉最终兑现了对林妹妹的承诺出家为僧,薛宝钗最终也只有守着一段残缺的婚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开篇中对男主人公的介绍就是对其财产的介绍,奠定了当时人们将经济基础视为婚姻基础的主张,同时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两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据冯秀林《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看爱情婚姻观的异同》等
结合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文学作品介绍中提取一个视角,拟定成一个观点,并就此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阐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