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一)
历 史(文)答 案
1.C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推行,故A项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群""召六卿""共饬国典"强调的不是专制主义,故B项错误;原始社会强调的是集体议事方式,材料中体现了这种集体的议事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贵族议会制度的完善与否,故D项错误。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实现最高权力转移的制度,而材料描述现象属奴隶社会时期,故A项错误;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与材料"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相符,故B项正确;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而非不同家族之间,故C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始于封建社会时期,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3.C
【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是从战国时代晚期到秦汉统治者的变化,说明了官僚机构的逐步形成,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科举制度是隋唐后形成,与材料强调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4.A
【解析】
"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记载,不能说明农业走向衰退,事实上,古代农业是不断发展的,故A项错误;农作物品种由多到少,与引进外来作物品种无关,故B项错误;"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表明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农作物的品种历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朝中期,D项在时间上不符,故D项错误。
5.C
【解析】
根据材料"秦汉时期郡守作为中央代表,限于外郡人"可知秦汉时期郡守代表中央但并不是由中央官员充任,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郡县的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守享有全权处置郡内事务的权利,但没有任命郡内各级官员的权力,故B项错误;"限于外郡人"限制了郡守的权力,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一郡之中享有全权处置且不受任何阻碍的权力"保证了郡守对郡内事务的充分决策权,有效管理地方,巩固了统治,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汉代地方分裂割据的是汉初分封的诸侯王而不是郡守,故D项错误。
6.B
【解析】
由材料可知,西汉的粮食亩产产量和战国初期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这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的发展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时期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精耕细作的发展。故选项B正确。选项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选项C,重农抑商政策的效果和亩产无关。选项D,小农生产主要指男耕女织,虽然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积极性,但和粮食亩产关系不明显。
7.C
【解析】
"臣兼功于君"表明君臣关系的相互性,故A项错误;儒家的民本思想是指重视人民、顺应民心,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表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具有一定的辩证意识,故C项正确;董仲舒君辩证地看待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不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8.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材料中的信息无法表明战国时期水陆交通发达,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在今河南一带的商业中心,可以买到西方的皮革、东方的鱼盐、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这表明该地区各地商品汇集,已经形成了统一的中原市场,B项正确;材料主要是表明统一的中原市场的形成,无法得出商品经济的繁荣状况,C项错误;材料是表明统一的中原市场的形成,不是各地土特产品种类增多,D项错误。故选B。
9.A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周襄王周天子的地位受到冲击,周襄王被他的弟弟赶走,说明周天子不被尊重,宗法制受到破坏,故A正确;周襄王被他的弟弟赶走,周天子权威受到破坏,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诸侯势力发生分化,排除C;材料反映了周襄王被他的弟弟赶走,无法体现诸侯僭越天子职权,排除D。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