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C项。
7.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A.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 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D. 佛道兴盛冲击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A
【解析】
"君不君,臣不臣"显然是违背了传统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从而导致政权的不稳定,故A正确;材料中是伦理道德破坏,不是宗法制破坏,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故C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
8."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可知符合南宋朱熹学说的"格物致知"观点,认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故A项正确。B项是陆九渊的主张;CD项是王守仁的主张。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格物致知
9.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这说明宋明理学
A. 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 B. 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
C. 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 D.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
【答案】C
【解析】
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