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 作业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2课时) 作业第2页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

  C.加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

  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6.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微小的NH4Cl晶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7.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容积相同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有:干燥纯净的NH3,含一半空气的HCl气体,NO2和O2的混合气体[V(NO2)∶V(O2)=4∶1],然后分别作喷泉实验,三个烧瓶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2∶1∶2 B.5∶5∶4

  C.1∶1∶1 D.无法确定

  8.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密度大于水),下列装置中不适宜作NH3的尾气吸收的是(  )

  

  9.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NaOH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饱和NaHCO3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