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罗马早期的《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罗马帝国时期査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 B.帝国法律体系趋于完备
C.皇帝的好恶影响法律的制定 D.国家政体制约法律制定
9.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10."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如果立法机构为多数派所把持,而多数派又不是以全社会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那么少数派的利益必将会受到侵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增加政府组成的渠道和分散政府的权力面,让不同派别都有一定渠道来影响或参与政府的组成与决策。材料表明
A. 麦迪逊尊重并且重视维护国内少数派的权益
B. 1787年宪法关注弱势群体和少数组裔的诉求
C. 共和政体应当允许多种意见和意志妥协共存
D. 联邦政府的构建应当秉承"主权在民"的原则
11.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12.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法国
A.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B.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C.外国侵略势力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D.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13. 鸦片战争中,英军坚船利炮是其能够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中国沿海作战也面临诸多不利条件,英国军官伯纳德(W. D. Bernard)指出:"对于中国沿海不完善的地理知识和缺乏准确的海图,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困难。"这就意味着,英军面对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缺乏对中国沿海地理知识的精准了解。但在战争过程中,利用停战,英军加强了对中国沿海和内河的水文测量,结果英军后期战争就变得非常顺利,没有受到地形的制约,这表明
A. 英国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B. 英国人对中国的地理认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C. 清政府腐朽落后导致中国战败
D. 技术上的优势是英军获胜的最主要原因
14. 史学家罗尔纲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份纲领性文件,一份是《太平诏书》,一份是《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是一个进步的农民革命纲领"。这一纲领
A. 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B. 符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标志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D. 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诉求
15.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租界拥有享有独立行政权力的工部局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市政管理运转良好。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