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湘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3节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 湘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3节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2页

6.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解析第5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第6题,增加绿地面积,可有效增强雨水的下渗,利于下雨时蓄水,利于植被吸收,利于"海绵城市"建设;上海市本身耕地少,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是硬化地面,退耕恢复湿地,是有限的,不能很好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铺设防渗路面不利于雨水下渗;完善排水系统,加速地表径流下泄,不利于下雨时蓄水。

答案5.C 6.D

读材料,完成第7~8题。

  材料一 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导致4 000多人死亡。后来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二 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做"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7.伦敦"雾都"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体扩散

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8.伦敦老城区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  )

A.分散城市职能

B.逆城市化

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

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住区

解析第7题,A、B、D三项中所提到的是主要的自然条件;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使水汽更容易凝结形成"雾"。第8题,在伦敦,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老城区环境污染加剧等,人们多居住在城市外围和环境质量较好的郊区和卫星城。

答案7.C 8.B

9.(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二 见下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入托难""房价高""堵车""就医难""幸福感"等,可分析得出答案。第(2)题,"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划不合理等有关。第(3)题,抓住材料一中"生态城市"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

答案(1)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

  (2)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3)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能力素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