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C.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D.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C.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15分)

明年还种棉花

王生文

  连续几个响晴的日子,地里的棉花赶趟儿一般裂开了嘴,炸花天到了。

  桂枝有些急了,踮起脚,不时地往村口望,口里还冒出一句:"怎么还不来呢?"

  桂枝是在望连婶,一个异乡的老寡妇。这些年,一到炸花天,连婶就赶来给她家摘棉花,前后十来天,桂枝家像添了一口人。连婶除了下地摘棉花,还帮衬她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桂枝婆婆去世得早,感情上拿连婶当婆婆看。每到棉花摘得差不多了,连婶也就要走了,五角钱一斤,这是外乡客来旱区摘棉花的行市,桂枝会包零不去尾地跟连婶结算。连婶每次接过钱,都会久久地握着桂枝的手说,姑娘,要不是兰兰念书,我哪会要你这些钱。

  就因为知道了连婶的家境,桂枝每年就不雇别人了。好多人家抢着雇年轻妇女,而且还一雇几个,赶着太阳好晒棉花。可桂枝不,三十多亩地就交给连婶一人。连婶是指望她家来雇的,能帮她一把就帮一把。连婶心眼好做事实在,几千斤棉花里寻不出半片叶子。

可是,连婶今年怎么还不来呢?有好几批做雇工的都求上门来了,要不是等连婶,她早答应别人了。桂枝一边在心里急,一边又对自己说还等等吧,就当是还帮连婶最后一年,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