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多渠道吸纳公众参与,才能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尊重民意也是公共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唯一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针对网络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①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②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③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制度的高效性作用
④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为打破"贫困-发育迟缓-终生贫困一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近年来,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等。这表明()
①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②我国人民权益的实现具有物质保障
③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④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8年2月,一则重磅消息引爆整个网络。国务院六部门联合出手,对热衷炒作明星绯闻隐私、涉嫌违法违规的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和依法综合整治。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民传播网络舆情要注意守好法律法规、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等底线,维护社会秩序,传播正能量。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