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发布》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302edu发布》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第1页

  扬州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12月语文测试参考答案 2018.12

1.B(1."熏陶"由于长期接触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熏染"指由于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或另立门户,另搞一套,"改弦易辙"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卓有成效"指成绩、效果显著。)

2.C(A"无赖"指无所依靠;B"及"是"与、和";D"极"指疲惫,"或"同"惑",迷失)

3.B(从结尾确定与后文衔接的是第③句,从前面几句的逻辑顺序看应该先说露水引出后面的句子,②⑤两句由"也"字连接,④③两句由指代词"它"连接)

4. D(A项中"晡时"为接近傍晚,应在"日中"后;B项中"除"为授官,"乞骸骨"为请求退休;C项中皇帝座次应是坐北朝南)

5.(1)以友辅仁

(2)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6. 圣地亚哥(桑地亚哥或桑提亚哥) 大马林鱼 但不能被打败

7.曹操和刘备。(1分)"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1分),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1分);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1分),体现了他的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1分)。

8.C 并未认同"繁文缛节"

9.(1)对答迎合秦二世;(2)改换自己的儒生服饰,迎合刘邦;(3)根据高祖的需要制定礼仪制度(答出1点1分,共3分)

10(1)所以从夏、殷、周三代的礼节有所沿袭、删减和增加的情况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就是说不同朝代的礼节是不相重复的。("因""损益""复"句子通顺)

10(2) (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浮游在尘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污垢,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保持高洁品德)。("濯淖""蝉蜕""滋垢""泥")

10(3) 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所以统治者和百姓就能相亲和睦。这话说的(难道)不就是管仲吗?("将""匡""岂......之谓")

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秦朝时以长于文章,知识渊博被征召入宫,等待任命为博士。几年后,陈胜在山东起兵,使者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朝廷,秦二世召来各位博士、儒生询问对策。叔孙通的看法和其他博士不同,秦二世(听后)非常高兴。后来叔孙通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也跟了去终于投靠了汉王。叔孙通总是穿着一身儒生服装,汉王见了非常讨厌;他就换了服装,穿上短袄,而且是按楚地习俗裁制的,汉王见了很是高兴。汉王任命叔孙通做博士,称为稷嗣君。(文学:文章博学,引申指文才。征:征召。待诏:用以征召非正官而有专长之人。博士:秦汉官名。闻:报告,禀告。楚制:楚国衣着样式。)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廷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只怕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五帝有不同的乐礼,三王有不同礼节。礼,就是按照当时的世事人情给人们制定出节制或修饰的法则。所以从夏、殷、周三代的礼节有所沿袭、删减和增加的情况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就是说不同朝代的礼节是不相重复的。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共起:共同制定。朝仪:朝廷的礼仪。因损益:根据时代与形势的不同减少或增加。)

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说:"您所奉事的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去的还来不及埋葬,伤残的还欲动不能,又要制定礼乐法规。从礼乐兴办的根由看,只有积累功德百年以后,才能时兴起来。我们不违心替您办这种事。您办的事不合古法,我们不去。您还是走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