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材料"宋代均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体现的措施能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正确;题干涉及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故排除B;官员的设置目的在于强化中央集权,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地方管理日趋混乱,故D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材料"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可知是加强中央集权。
8.《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C. 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D.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D项正确;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正式设立,故A项错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不可以统率六部百司,故排除BC两项。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9.《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