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母校
凸凹
一所默默无闻、现在已完全消失了的山区学校--九道河中学,是我的母校。
这所学校,地处家乡的瓶口之处,离村落有八里之遥的山路,又没有住宿条件,每天都要往返地走。村里的学童在村里上完小学,畏惧那每天十六里的跋涉,就基本辍学了,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缘于对苦难生活的"仇恨"--已过了播种季节,依然不见雨,铁镐招在地上,冒起一股热烟。所以,我只能靠苦读、升学,考到山外去。这种自省意识,使我有别于别的学生--收敛浮性,不用督促,埋头学业,便让老师们刮目相看,视我为学习的"种子",便对我倍加爱护。
班主任老师陈国如,教数学,他叮嘱我一定要用铅笔做作业。起初我不明白,后来方知,他有深刻的用意。作业本发回来,在做错了的习题上,他不打"×",只是轻轻地划一斜"",待改正后,随下次的作业返回时,他都补成了"√"。待一个学期结束,他把我的作业本作为样本在全班传阅,对同学们说,你们看人家是怎么学习的,一丝不苟,从不马虎,始终是对的。这不仅让同学们惭愧,也让我自己惭愧。但是,这种"始终是对的"的赞美,变成了一种心理暗示,让我更加刻苦、更加认真,使自己名副其实地"不错"。
语文老师是一个从市里名牌大学下放来的南方女子,白、矮、丰腴、近视,名字叫安近。她说话娇滴滴的,就压不住课堂的秩序。我因为父亲是村里的支部书记,订阅着"两报一刊",随手翻阅,就知道很多山外的事体,词汇量也多于别的同学,以至于觉得课本的内容过于轻浅,夏天上课时,把手掌放在腋窝里,挥动臂膀,打击出惊人锐音,就把同学们的目光吸引过去,搅了她的课局。她把我拽到讲台上罚站,可她转身写板书时,我冲着同学们做鬼脸,并重复在下边时的打击动作,弄出公然的声音。全班笑成一团。她被气得扔下教案,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