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诗句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谢庄、陆厥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

B. 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C. "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

D. "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即"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B. 文章列举含"木叶"的实例,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

C. 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D. 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会察觉它的存在。

B.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 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D. 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因此在写作和鉴赏中要培养谨严的态度。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树叶简称为叶,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并不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