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
23.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24. 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作者认为"王学"
A.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B.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
C.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25. 下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 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 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二.材料题(26题25分,27题12分)
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到"作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影响的西方传教士,远涉重洋,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汇激荡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天儒冲突"。天儒礼仪之争,最初只是一个译名之争。基督教中的造物主Deus音译为"徒斯",但这两个字的中文含义不明,利玛窦强调耶儒相通,采取"多与孔、孟合"的路线,将其译为"天主"或"上帝"。除此之外,礼仪之争更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