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的乡村建设、农业发展相对成功,日本、韩国的有关经验值得借鉴,比欧美经验更重要。欧美基本上都城市化了,因为它们碰上历史机遇,抢上了工业化的早班车,已把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当成它们的"农村",自己当好"城里人"就行了。欧洲多是"雨 热不同季",土地好,气候不好,即气候不大宜农,因此历史上从未有过东亚这样深厚的 农耕传统。这样,它们的经验离我们太远,参考价值不大,更不可作为发展范本。
(摘编自韩少功《观察中国乡村的两个坐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敬畏老天的传统在眼下的中国乡村已经不合时宜。
B. 祖宗对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个无所不在的上帝一样的存在,时刻监视人的行为。
C. 乡村人情的弱化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对培养独立的人格有积极的作用。
D. 中国不容许自由买卖的土地政策,客观上制约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探讨中国乡村的道德文化与经济建设等问题。
B. 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乡村道德失范的缘由,提出了道德重建的方案。
C. 文章在横向论述乡村建设时举出反面实例,间接肯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相对优势。
D. 对于乡村建设,文章先提出问题,接着纵横分析,最后指明了它可能的发展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新的道德文化机制,乡村建设就只有加强"法天敬祖"的教育。
B. 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国家贫民窟现象的突出,与当地的土地政策关系密切。
C. 中国农民人数众多,又不都是"理性人",所以出台新土地政策要十分慎重。
D. 与欧洲相比,拥有深厚农耕传统的日本等东亚地区的乡村建设经验更值得中国借鉴。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不合时宜"错误,"敬畏老天的传统"只是在逐渐式微,"不合时宜"的表述于文无据;B项,"时刻监视人的行为"错误,祖宗是一种约束,不可能"时刻监视";D项,"客观上制约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说法于文无据,根据文本第3、4自然段可知,"容许土地自由买卖"并未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故选C。
【2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