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18.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A. 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 B. 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
C. 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 D. 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
19.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20.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
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
21.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面对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没有屈服,即使只需说一句表示屈服的话就可以获得自由,他也毫不退让。这类神话构成了古希腊悲剧的主题,并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古代希腊
A. 公民的思想自由遭到压制 B. 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C. 民众厌倦平淡的世俗生活 D. 神话观念逐步得到了强化
2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A. 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 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C. 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 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2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24.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