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把是否加入农庄当作敌我矛盾处理,这个口号反映出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了过激的情况。
答案 A
4.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其原因和背景不包括( )
A.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B.苏联出现粮食供应困难
C.斯大林的主观认识
D.苏联模式的形成
解析 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农业集体化实施的背景,苏联模式形成于1936年晚于"全盘集体化"。
答案 D
知识点三 苏联模式
5.苏联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有( )
①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②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③排斥市场调节 ④经济管理中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题干明确要求的是"苏联模式在经济上的表现",限定在"经济"方面,①②③④均为经济上的表现。
答案 A
6.以下有关对苏联模式的评价,最全面和确切的是( )
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②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从长远来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是从这一体制的积极影响方面分析的,④主要是这一体制的消极影响。
答案 D
[综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