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测试卷
生 物答 案
1. 【答案】B
【解析】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①;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③;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④;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③,B正确。
2. 【答案】C
【解析】供体是指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限制酶能切割DNA分子,是基因的剪刀;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是基因的针线;运载体包括质粒、噬菌体或动植物病毒等,C正确。
3. 【答案】D
【解析】E•coRⅠ限制酶切割DNA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A错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识别并切割特定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酶。它能识别双链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因此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切割DNA,不能切割RNA,B错误;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但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C错误;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如目的基因:动物可提供胰岛素基因,微生物可提供抗虫基因;受体细胞:前者可用大肠杆菌,后者可用棉花,动物可用受精卵作受体细胞,D正确。
4. 【答案】B
【解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反转录法,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①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不符合题意;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③符合题意;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基因探针,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④不符合题意;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是从个体水平鉴定的,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正确。
5. 【答案】D
【解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B正确;PCR需要两种引物,其中一个引物与目的基因一端的一条DNA模板链互补,另一个引物与目的基因另一端的另一条DNA模板链互补,因此引物是PCR过程中与模板DNA部分序列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即是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C正确;PCR扩增中,可通过加热使双链解旋,故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D错误。
6. 【答案】C
【解析】①过程为逆转录,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A错误;②过程为DNA复制,⑤过程为延伸,催化②⑤过程的酶都是DNA聚合酶,但催化②过程的酶不耐高温,催化⑤过程的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B错误;④过程为复性,温度降到55℃至60℃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分别与两条DNA单链结合,C正确;依据碱基互补原则可知:在一个双链DNA中,A=T,C=G,所以A与 G之和占该 DNA 碱基含量的50%,D错误。
7. 【答案】A
【解析】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的第二代基因工程,A正确;基因工程合成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B错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都是分子水平操作,C错误;蛋白质工程是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改造,要通过基因改造,也是在基因水平操作,D错误。
8. 【答案】A
【解析】d植株是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体细胞杂交再经过组织培养技术发育而来的,含有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的遗传物质,A正确;①过程为去除细胞壁的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质是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所以在融合前需要使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获得植物的原生质体,此操作一般在高渗溶液中进行,如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则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会因吸水而涨破;B错误;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属于不同物种,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成功,C错误;②过程是杂种细胞形成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D错误。
9. 【答案】D
【解析】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均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A正确;去除植物细胞壁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正确;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所以可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C正确;甲、乙两种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后代为四倍体,D错误。
10. 【答案】D
【解析】两个二倍体细胞杂交是指体细胞杂交,是植物细胞杂交技术,所获得的杂种植株是四倍体还是二倍体要看两个细胞的来源,不能笼统地说是四倍体或二倍体,D错误。
11.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a细胞是卵细胞,去核以后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A正确;由于细胞核来自于甲,因此克隆猴的性状主要与甲相同,B错误;重组细胞最终发育成克隆候,说明其具有全能性,C正确;①过程表示将甲的体细胞核移植到乙的去核卵细胞中,利用了核移植技术,D正确。
12. 【答案】C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A正确;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如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加入血清,而植物组织培养需加入植物激素,B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核内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C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都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13. 【答案】D
【解析】单克隆抗体是利用杂交瘤细胞培养提取的特异性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利用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可有效治疗癌症,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