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情调研(一)
历史试题(2018.08.2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5分,共75分)。
1. 《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A.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
2. 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
3. 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参考人员多元 B.考试规定渐趋严密
C.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4.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跟"某一条约"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李剑农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写道:"因为太平军所占领的,只有各都会城镇;纵使有些乡区地方,也在他们的政令管辖之下,但当军事扰攘之时,人民心理对太平军尚怀反感;这种制度,实无施行的可能。"这段材料
A.体现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愿望 B.反映该制度无法施行的客观因素
C.表明该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