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解析】

由题干中的"'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可以看出"君、亲、师"所代表的人伦秩序越来越受到重视,故C错误,正确答案选D;由"既拜神,也拜人"可知是有宗教色彩的,故A错误;题干并没有体现程序的变化,只是对象的变化,故B错误。

点睛:"变化"是这个题目最该关注的核心信息,"天、地、祖"变为"天、地、君、亲、师","'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这两个变化如果解读正确,答案就出来了。这也是高考比较关注的焦点能力问题。

3.有学者指出: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送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 抨击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答案】C

【解析】

宗法制下,由于国君"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送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才引发"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在理论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讲的是理论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非否定其合法性,故A项错误;首先,根据材料不能断定属于商周;其次,宗法制在理论上规定明确,故B项错误;一夫一妻多妾制虽然给权利继承带来一定的复杂性,但材料主题不是婚姻制度,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明确材料主旨,分析解答即可。

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到'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 "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