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好的,我来了,那落日真的很美很美,美得让我想哭,可是我不能,因为你说不喜欢我哭。寂静的山谷,回荡着我们的笑声,仿佛那只是昨天。蔚蓝的天空中偶尔掠过一两只鸟儿,在那洁白的云层上,你是否也在微笑的注视我。风滑过我的指尖,是你在牵着我的手吗?
春去秋来,我们之间究竟错过了多少风景......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NO.13)
10.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主备人:xxx 审核人: xxx xxx xxxxxx
一、学习目标
1.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含义及情趣。
3.背诵并默写课文。
4.德育目标:体会仁人志士的高洁情操和高雅志趣。通过品味语言、讨论探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
二、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擅长诗、词、散文。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题目解说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文章是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入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派遣的特殊心情。
三、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粗注音。
遂( )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 藻( )荇( )交横 竹柏( )影也 解( )衣欲睡 积水空明( )
2.填空题。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字 ,号 ,谥号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 、 。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 "之列。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词风。
4.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解衣欲睡 欲:
(2)欣然起行 欣然:
(3)遂至承天寺 遂:
(4)盖竹柏影也 盖:
(5)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7)念无与为乐者 念: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