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________元的实际购买力。在这一时期,该国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
A.0.80 物价上涨 B.1.25 投资减少
C.0.40 物价上涨 D.2.50 物价持续下跌
解析:选A (1+20%)÷(1+50%)=0.8,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的0.8元的购买力,会引发物价上涨。
5.按照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如果201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5 922元,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1∶6.6,且这十年人民币累计升值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到202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 )
A.987美元 B.2 000美元
C.1 974美元 D.1 800美元
解析:选C 2020年人均实际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所以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 922元×2=11 844元。人民币升值10%后,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 844元×(1+10%)=13 028.4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6,13 028.4元÷6.6=1 974美元。
6.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5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解析:选C 实行零关税前,因为汇率为1∶8,关税为5%,所以M商品用N国货币表示价格为(10×8)×(1+5%)=84。实行零关税后,因为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零关税,所以价格为10÷(1+25%)×8=64。
7.甲国某企业产品出口到乙国,2015年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1小时,其价值为100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5。2016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在1小时中创造的价值总量为96元,甲国对乙国的汇率为1∶6。若其他条件不变,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
A.提高了25% B.降低了20%
C.提高了20% D.降低了25%
解析:选A 注意本题中的汇率变化与商品价值量无关,是干扰因素。2015年生产一件M商品需要1小时,其价值为100元,2016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在1小时中创造的价值总量为96元。假如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