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知识不只可以改变个人命运,更可以推进民族复兴进程:国产航母下水、天舟遨游太空、量子通信惊艳全球......正是知识的价值,照亮了我国的发展前景。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
①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②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③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在影响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
A. 思想运动的激荡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 社会制度的更替 D.教育的发展
10、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这表明( )
A. 经济往来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 B.文化交流是商业贸易的主要途径
C.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交流的目的是促进经济交往
12.央视《国家宝藏》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文物故事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让人们在见识中华瑰宝、找寻文化基因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表明( )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有形的 D.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13、"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相沿成习。如今,"尊老"这一传统美德摒弃了其中的封建成分,增添了新的社会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的组成部分。材料表明( )
①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
③只有认同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传统文化 ④对传统道德规范要批判地予以继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
14、英国政府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积极引进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同时与中国开展"中英数学教师交换项目"。这( )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②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能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③体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融合趋同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