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遵义第二十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 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9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12分)

3. 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4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或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15分)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题的第一题计分。

27. (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据《吴问》记载,晋国赵简子将周制的"步百为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亩,从而提高了属民的生产积极性;赵氏实行国税与户税制度,往昔籍而不税的籍田制显然已被废除;战时作为应急措施出台的各级军功赏,扩大了军功奖赏的范围,有利于调动全军上下的战斗积极性。赵裹子辅政时期,晋国新型的君臣关系逐渐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得到强化,文武分职的官僚体制也在初创之中。赵氏主观上为实现自身权力所做出的各项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晋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摘编自白国红《世族的崛起与春秋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以晋国赵氏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