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意境;
2.体会其中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用法;
2.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播放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歌曲《雨巷》导入课文。
二、相关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雨巷》,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学生模仿录音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 "我"追寻丁香姑娘的场景,在梦一般凄婉迷茫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孤独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愁怨的失望的复杂情绪。诗的音乐感很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它的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旋律和节奏,也很容易感受到它所抒发的情感──凄清、哀怨和惆怅。
四、研读讨论
1.读完《雨巷》,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