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短文三篇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短文三篇 教案第1页

《短文三篇》

学习目标: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重点难点:

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和同学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热 爱 生 命

(法) 蒙 田

一、导入:

二、作者、作品等 (见课件)

三、合作探究:

1、作者觉得热爱生命就要怎么做?

解析:热爱生活,"坏日子"要飞快地过,好日子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2、"哲人"和我对于"生命"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解析:

"哲人"认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尽量回避它,无时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我却认为:生命受到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

3、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怎样?

解析:

面对"死亡",作者的态度是:不要害怕死亡,只有乐于生,才能不感到死之苦恼。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它过得丰盈饱满。

4、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解析: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5、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解析: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全文总结: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感到苦恼。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法]帕斯卡尔

一、作者及评价等简介:(课件)

二、研读课文:

1、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