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病毒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二、情感目标:
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3、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认识到生物界的多样性。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1、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引入 大屏幕展示一些动物、植物及细菌、真菌的图片,教师设问:这些生物都是由什么基本结构构成的呢?引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进一步提问:是不是生物圈里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呢?从而引入本章课题--病毒。 自主
探究
见学案
发放学案,引导学生完成预习新知,巡视指导 带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勾画重点,完成预习新知的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探究中的自主探究,同桌交流,明确。
合作
交流
精讲
悟疑 一、病毒的发现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谁先发现的?病毒比细菌大还是小?需要借助什么仪器观察?
并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介绍伊万诺夫斯基试验过程,感受病毒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
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要用纳米来计量病毒大小。
提问:通过阅读,你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