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号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能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命的律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保护。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正确解读意象;
2、 教学难点:诗歌语言的赏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总有些声音让人难忘,总有些生命让人敬畏;总有些声音让人震动,总有些生命让人震撼。今天就让我们去倾听一曲雄浑悲壮的川江号子,去感受川江舟子生命的律动。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蔡其矫:福建晋江人,有诗集《回声集》《涛声集》《倾诉》等。本诗写于1958年,诗成之后诗人饱受责难。在当时,诗界几乎都沉迷于对大跃进的乐观歌唱,作者于长江汉水,却听到了另一种属于悲歌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当时被认为是异类,但同时也是正直的呼喊。
三、范读诗歌,
体会基调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体会诗歌节奏和情感基调。 明确:本诗感情基调为慷慨而悲壮
四、学生齐读,分类意象
1、 学生先勾划诗歌意象
2、分类意象
(1)视觉意象:悬岩 漩涡 浆 云 树 野庙 船 浪潮 作用:直接描写船夫,侧面烘托号子,使人叹息、叹服。
(2)听觉意象:呼号 回声 吆喝 长啸 作用:描写号子,突出号子的悲壮。
(3)总结:两类意象交织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震撼。
(4)提升:意象能把抽象情感演绎得具体可感,多个意象组合,形成意象群,可扩大了诗歌的包容量,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五:自读文本,发现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解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