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案:2.3《城市空间结构》教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案:2.3《城市空间结构》教案第1页

 城市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确定依据】

(一)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课程标准: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城市地图上,指出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举出恰当实例分析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的空间形态,其实质是指城市内各服务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与相互间的空间组合。城市用地类型和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往往是有一定规律的,如大型商场、政府办公机构和大公司的办公大楼、大银行等多位于城市的中心,构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休闲和绿化用地等分布都相对集中,它们分别构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公众绿地和城市广场等。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小区有规律地组合,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原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同种功能的服务在同一地区组合,不同功能的服务产生地区分离,便在城市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服务功能区。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城市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上一节,教材是从宏观上讲解城市的区位因素,而本节从微观上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城市功能区",首先讲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然后详细介绍了三种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分布特点。中心商务区是大城市的核心地区,因有许多高大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教材用知识窗的形式对其作了详细介绍。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只是用地的相对集中,在复杂的大城市,还会有行政区、文化区。最后通过活动把城市功能区与学生生活的城市联系起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城市功能区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深人分析了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在介绍了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普遍影响着各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