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七颗钻石 》教案 (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七颗钻石 》教案 (共两课时)第1页

       课题《 19、七颗钻石 》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 两课时

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1、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交流作者。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三、认字。

  1、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开火车认读。

  3、记忆字形。

  4、组词竞赛。

  5、开火车认字组词。

  四、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 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提问。

  1、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学生全班交流。

  二、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教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升华内容。

  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缺水找水分享水分享快乐

分给小狗 变成银罐

母女推让 变成金罐

分给路人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关系他人、有爱心

爱心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