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推理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等基本概念,培养建构整体知识框架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表述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用学科语言阐释、论证具体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建构知识框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了解高考设问角度的变化及其规律;总结归纳意识能动作用答题的角度及其标志信息。 3、态度情感价值观:体会辩证思维,体会人类意识伟大。
结合本课的高考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唯物论基本概念和原理及其逻辑关系 2、结合哲学相关知识,能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调动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阐述具体情境
学情分析
1、本课是高三对唯物论复习的专题一,根据课前预习学案的调查,学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不到位,应用有困难,因此在唯物论专题复习一中以意识能动作用为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2、本阶段的复习安排如下:唯物论专题复习一:整体知识框架的理解和梳理。重点难点:意识能动作用的理解和运用。(本课) 唯物论专题复习二:唯物论综合主观题训练及讲评。总结归纳综合主观题的角度。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解和应用。 唯物论专题复习三:选择题及主观题综合实战演练及讲评。3、课前以及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如下:课前: 唯物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温习总结并完成《预习学案》详见后记。寻找自己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疑问。规范基本原理的表述。 课上: (1)根据总结的基本原理,找到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整体知识框架。 (2)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用一段话阐释、论证具体情境 (3)比较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设问,归纳总结答题角度,强化知识理解。 课后: 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主观题,订正和规范表达。思考综合角度的主观题的答题角度。
重点难点
1、构建唯物论整体知识框架体系
2、意识能动作用及其下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学科方法及规律探究与总结
1、唯物论整体结构框架图
2、意识能动作用的设问角度归纳 (1)能动地认识角度,标志词:认识、发现、推测 (2)能动认识和改造角度,标志词:改造、创造 (3)综合角度(物意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