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人民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人民版必修2)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33)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 题 复习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授课时间 课时 1 主备人 内容标准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复习要求 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知道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3.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 【课前诊断】

1."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商人为追逐名誉而往来奔波

B.反映了当时陆路商运的发达

C.反映了当时海路商运的不发达

D.反映了商人在经商过程中时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

2.下列史实中,能充分体现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的是( )

①商鞅变法时奖励耕织,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 ②《吕氏春秋》提出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③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④《潜夫论》作者王符认为农商皆"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4.秦王朝统一后,实行不同的区域经济政策,其结果是( )

A.关东地区经济遭到破坏,掀起反秦运动,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B.巩固了关中本土,使秦的统治基础更加巩固

C.使秦国本土和六国故地均衡发展

D.倾向于关东地区,招致本土臣民不满,掀起反秦浪潮

5.清朝时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清政府的这一政策( )

A.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B.有利于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C.压制了工商业发展 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

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吃饭是首要问题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明清体现新的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现象是( )

①苏州的"机户"开设机房 ②闭关锁国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上述现象说明( )

A.自然经济瓦解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

9. 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这种规定说明( )

A. 商人的社会地位低 B. 丝织品昂贵

C. 商人经济实力弱小 D. 商人侵吞农民的土地

10.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 明代中后期 (15世纪中后期)

2、历史条件: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商品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

3、最早出现的地区──江南。(苏州,杭州)

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

4、标志:主要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生产。--(即雇佣关系产生)

(二)表现:

1、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出现:

(1)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一些机户【作坊主】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机工【拥有自由劳动力的城市平民】进行生产,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这是手工业者变成资本家的反映】。

(2)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编制暑袜,计件付给工资,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这样暑袜店主的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他们本人变成早期资本家,在家里为老板做工的男女居民成了雇佣工人。

(3)广东佛山铁器制造业中,也出现雇佣关系。

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1) 手工工场规模扩大

(2) 分工更细

(3) 雇工数量增多

(4) 部门和地区增广

如:云南的采铜业、四川的井盐业、台湾的制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景德镇的制瓷业、许多地方的造纸业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无人身依附,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

(四)评价:

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②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微弱的。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还不足以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五)发展缓慢的原因: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经济因素

A.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阻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

B、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缺乏劳动力

C、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造成了市场狭小。

2、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封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政治因素

3、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本商末 --思想因素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

二、重农抑商政策 (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

1、首倡:商鞅变法

2.概念: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3.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4、原因:

a、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b、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重视农业。

   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治国主张

 5、表现:

A、奖励农耕,以农为本,

B、兴修水利

C、减轻农民赋税,抑制兼并,稳固小农

D、盐铁酒等官营专卖、建立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E、歧视商业和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F、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G、"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6、影响:

  进步性:

  ①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

局限性:

③封建社会晚期,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但违背了历史潮流:

④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从而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⑤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三、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原因: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评价:这是对传统的"农本"思想的挑战,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

【重难点分析】

四、明清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直接原因:

明朝前期,东南面临倭寇的威胁。

    清朝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其客观原因。

     统治者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含义:

  清朝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3)影响:

积极作用: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暂时维护了国家安全。

消极作用:(主要的)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几乎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典型例题:

战国时,《商君书》载:"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到(经商)及怠而贫者,收为奴。"明清之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载:"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商固圣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盖皆本也。 "

战国时商鞅和明清之际黄宗羲各自提出了什么经济思想?请说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所反映的两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评论。(12分)

1、经济思想:商鞅主张重农抑商;

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都要重视。(2分)

2、历史阶段特点:

  战国时期处于封建制度开始确立的历史时期,新兴的封建制度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农业是封建经济的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自然经济的补充。(2分)

  明朝时期处于封建制度趋向没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2分)

3.评价:

商鞅变法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重农抑商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清朝统治者依然坚持重农抑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因此黄宗羲批判了"以工商为末"的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向的。(3分)

【巩固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户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答案:

(1)①现象: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②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①相同点:表现在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②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明朝时机户成为早期资本家,清朝帐房成为资本家。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形式上比明代有所发展。(3)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起阻碍作用。(4)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