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是30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也是20世纪著名诗人。
*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cǎi),笔名有戴梦鸥、戴望舒、江思、艾昂甫等,1905年生于浙江杭州。
* 中学毕业,就开始从事创作。最早的创作是小说,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 1923年,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
*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 1932年戴望舒赴法国,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游学生活。他先来到里昂中法大学就读,1934年前往巴黎,1935年春回国。
* 1936年,戴望舒和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创办了《新诗》月刊。
* 抗战爆发以后,1938年春来到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座》副刊。稍后,和艾青主编了《顶点》诗刊。1941年底,日本侵占了香港。日本宪兵以从事抗日活动的罪名将诗人逮捕入狱。他以狱中生活为题材,写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表达一种爱国主义情感。
* 1946年3月,回到上海,任教于师范专科学校。
* 1948年5月再度流亡香港。1949年3月中旬,他毅然离开香港,冒着风险来到北平。
* 1949年6月底,戴望舒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调至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
* 1950年2月25日,诗人于北京逝世。死后也并无隆重的纪念活动,显得非常冷清。
* 有四本诗集:
《我底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望舒诗稿》(1937)
《灾难的岁月》(1948)
共存诗90余首。
《戴望舒诗选》(1957)
戴望舒诗歌风格
(一)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
以抗战爆发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呈现出浓郁的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
后期:内涵扩大,一些作品抒发了民族苦难,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
1、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
* 他的诗歌,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充满着无法自拔的忧郁凄凉的悲剧感。这种忧郁凄凉的情绪,是戴望舒诗歌情感的基本色调。
* 徐志摩是灵动飘逸的美,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戴望舒的诗,给人一种忧郁凄凉之美。
* 他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荒坟、眼泪、雨巷等,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语调往往都是低调的,压抑的,哀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