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稳态与调节模块。其具体标准为"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传导"。而本节中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科交叉多,不太容易理解。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纤维上的传导的过程。逻辑比较清楚,但学生还是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如:"电荷如何移动?""兴奋传导的方向是怎样的?" "局部电流流过以后,细胞是怎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等问题。所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增加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整体观念。
二、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大概念的理解却很局限。对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也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但如何调节却不知道。学生此时的知识储备、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为欠缺。而本节课是从微观和抽象的角度来体现神经调节的过程的,所以需要借助一些实物来帮助他们理解。
三、素养目标:
本节课为了实现"生命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结构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概念建构的"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问题 ,我打算通过以下核心素养的实现来达到为大概念建构服务的目的。
生命观念:通过对神经细胞膜运输蛋白、膜内外离子分布情况等资料的分析,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科学思维:以"河豚毒素引起中毒的实例"为线索,展开一系列活动,运用科学思维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在本节课中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和分析科学家实验数据,提高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通过活动一"探讨静息电位的产生原因"增强阅读、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活动三"模拟局部电流的流动"增强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活动二探究"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增强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说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拓展一讨论对河豚毒素中毒的救治和拓展二讨论如何利用河豚毒素为人类造福,来体现关注生活,重视实践和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