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教案第1页

 1 山中访友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陡峭、邀请、身躯、蕴含、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乐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导入

  (学生背诵一些写山的诗句)

  当我们背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心情往往会无端地平静下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迷恋着山,寄情于山。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当代散文家李汉荣的散文《山中访友》。

  2.板书课题,齐读。

  "访"是?(拜访)

  3.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课前根据《导学案》充分预习了课文,首先听写词语:

   邀请 俯身 瀑布 陡峭 津津乐道 蕴含

  同桌互查,纠正。

  (2)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再次默读课文,在书上圈画出来。

  谁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说说拜访了哪些朋友?(古桥、树林、鸟儿、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雷阵雨......)

  小结:大自然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他的朋友。

  (3)再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都是他的朋友?)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随着学习课文你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品读赏析,体味情感

  1.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山中,首先拜访那座古桥--第一个老朋友,请大家默读第三段。(板书:古桥 老朋友)

  全班交流:

  (1)文中说"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作者眼里,桥仅仅是桥吗?(德高望重的老人)

  "德"是什么?"望"是什么?(德是品德,望是威望)

  (2)名望高声望重,为什么在作者的心里桥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a因为这座古桥在这涧水上站了很多年,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

  b"你把多少行人......"看出古桥作出过很多贡献,还是很谦虚;

  c因为老桥很古老。

  从哪里看出来桥很古老?(弓着腰,俯身凝望)

  一个"弓"字,一个"俯"字,你读出了什么?(默默为人们付出)

  从最后一句"岁月悠悠......"看出来桥很古老。

  这么多年过去了,唯有老桥依然如旧--德高望重,默默无闻。

  (3)面对这位一如往常的,为人们做出贡献的老桥,谁来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情感?

  评:他读出了对老桥的----?(尊敬、怀念、感激、亲切)

  (4) 一座老桥让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把老朋友的那份情感融在了文字里,读起来才更加动情。齐读。

板书:联想

  2. 作者其他段落又是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朋友对话的?默读4--5自然段,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并做批注。

  3.指名读第四段。课件出示:

  (1)作者对树林又是怎样的情感?(知己)(板书:树林知己)

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成为知己?(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对对

方都是无话不谈。非常亲密的朋友)

  (2) 知己就是至交,认真读读这段话,哪些文字触动了你的心,让你感觉到作者和他们确实是知己?(从"鸟儿呼唤我的名字"看出;从"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看出;从"无边的青翠,每棵树都望着我"看出......)

  小结:在鸟儿的呼唤中,在迎面送来的青翠里,在每一棵树的凝望中,这些朋友有多少话儿跟作者讲啊。

  (3)转换角色,师生对话

  这些树和鸟会说些什么知己话呢?我是你的知己,你想跟我说什么?

  生:今天怎么样? 师:我很好,又来看你了。

  生:你有什么烦恼,我来分担。 师:谢谢你。

  师:你就是山中的鸟儿,你想对我说什么? 生:让我们一起放开喉咙愉快的歌唱吧!

师:露珠,你呢? 生:把我抹在脸上,感受清凉和舒服。

师:大树,你还想说? 生:你有什么开心事,跟我说。累了就靠在我的背上打个盹儿。

......

  (4)许多许多的知己话,课文说出来了吗?没有,都在那轻轻的呼唤中,都在那默默的眼神里,都在那深情的凝望中,谁来读这段话?

  (5)此时此刻,作者也变成了山中的树、鸟......他们已经融为一体了。请听我的诉说,齐读。 (板书:物我相融)

4.过渡:老桥是我的朋友,树林是我的知己。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放声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作者又是怎样联想的?又有怎样的感受?

(1)交流:请你先读句子再谈感受。  

生读句子:你好,清凉的山泉......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谈感受:我的朋友是山泉,作者联想到山泉捧出明镜,要给我重新梳妆。

  师:回答清楚、完整。谁能和他一样继续交流?

  读:你好,汩汩的溪流......与你唱和吗?

  谈:我的朋友是溪流,联想到汩汩的声音是邀请我与他唱和。

   ......

  小结: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展开联想,为我们一一介绍了他的朋友。(板书: ...... 朋友)

  (2) 让我们也跟山中的朋友热切地打招呼。(配乐,学生接读、师随机范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接读

生1:你好,清凉的山泉......

 生2:你好,汩汩的溪流......

范读

我会这样打招呼:你好,飞流的瀑布......

  男生读:你好,陡峭的悬崖......

  女生读:你好,悠悠的白云......

  齐读:喂,淘气的云雀......

  (3)想象说话,拓展练习

  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还会有谁?(绿油油的小草;连绵起伏山峰;五彩斑斓的蝴蝶......)

  还有很多很多,你愿意也跟他们热切地打招呼吗?  

  出示句子:

   你好,可爱的蝴蝶,

   你

   你好,漂亮的野花,

   你

   你好, ,

   你

  生: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邀我共舞吗?

  生:你好,漂亮的野花,你露出动人的微笑,是欢迎我的到来吗?

  生:你好,翠绿的小草,你在微风中摇曳,是向我打招呼吗?

  生:你好,可爱的蚂蚁,你是不是想到我身上爬来爬去?

  小结:我们和作者一道与山中的好友亲密对话,仿佛我们也和大自然中的一切融为一体了。

  5.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继续前行,----(出示第六自然段,师生直接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1)看这段话中圈出的动词:捡 捧 嗅 拾 数 看 捧 敲 听

  (2) 作者用词准确,用一个个富有变化的动词写出了他和落花、落叶、石头亲密对话的情景。关注这些动词,谁再读?

6. (直接出示、师生自然接读第七自然段)忽然,雷阵雨来

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雨也在和我对话呢!很快的,雨停了----(齐读最后一段)

......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师:诗一般的语言,亲人般的情感,真美。

(三)总结全文,感悟表达

  1.刚才,我们和作者一道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好多好多的朋友,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了吗?(因为他把山中的一切都当作朋友)

  师:是呀,在作者的眼里,山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水、一鸟一石,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好朋友,因此作者进山观景,就变成了"山中访友"。

  2.作者在《又见南山》里说:"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作者对南山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眷念,如此的一往情深。

  (1)明明是山水树木、花鸟雨露,在作者的眼里却变得含情脉脉、有情有义,请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朗读全文,仔细发现文章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

生:全文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板书:"你" 第二人称)

  (2) 你很善于发现。全篇以第二人称"你"的口吻来写的。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像两个人在面对面说话、聊天,让人感到很亲切。这

就是第二人称的独特之处。

(四)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课后同学们选做两个作业:

  1.背一背:背诵课文喜欢的部分。

  2.读一读:搜集作者李汉荣的作品阅读。

  3.写一写:以《园中访友》为题练笔。建议使用第二人称,展开联想写作。

板书设计:

         1 山中访友

古桥 物 老朋友 联 "你"(第二人称)

树林 我 知己 想

...... 相 朋友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