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必修3):第1--8单元
【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版必修3):第1--8单元第1页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一、重要概念阐释

  1.儒家学派

  先秦"百家"中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儒家学派由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对儒学继承和发展,使儒学成为蔚然大宗。儒家学派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仁"和礼制。

  2."仁政"思想

  儒家的重要思想主张之一。孔子主张"仁",提倡"以德治民"。在其基础上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根据汉武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宋明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形成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新的思想体系。新的儒学体系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所以称为"理学"。宋代以来,"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明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宋明理学在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5.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即研究学问为现实所用,是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针对明朝晚期,由于宋明理学长期占主导地位和八股取士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形成陈腐、清淡、不务实的学术风气提出来的。他们倡导经世致用,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二、重点问题突破

1.中国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