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科版必修三《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教案
2017——2018学年浙科版必修三《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教案第1页



第三、四节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群落的主要类型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为浙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群落》的第三和第四节。关于第三节《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教材阐述了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以及生态位的重叠和竞争现象,并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减少或避免竞争所带来的不利而形成了很多形态和行为适应特征。关于第四节《群落的主要类型》,教材从宏观的角度详细地讲述了陆地生物群落中的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的主要特点。本部分内容既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一章打下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种群的增长方式、群落中物种的组成和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时间结构等生物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和分析本节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也已经了解到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阐明生态位的概念。②举例说明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除原理。③举例说出自然界的生物为减少或避免竞争而在形态和行为上的适应状况。④说出陆地群落的主要类型。⑤举例说出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①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格乌司实验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绘图能力。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比较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并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位的概念、生态位重叠和竞争排除原理、几种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特点。

  2.教学难点:生态位的概念、自然界的生物为减少或避免竞争而在形态和行为上的适应状况。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为减少甚至是避免竞争而形成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可以通过上网或翻阅报刊杂志,或向身边的人请教等形式。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在俄罗斯的某座城市里,有位戴眼镜的中年人,他叫格乌司,将一种叫双小核草履虫和一种叫大草履虫的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几天后,这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都呈s形曲线增长。

【提问】你能画出这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吗?

【提问】请解释这两种生物的数量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讲述】然后,他又把它们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l6天后,双小核草履虫仍自由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已消逝得无影无踪。经过观察,并未发现两种虫子互相攻击的现象,两种虫子也未分泌有害物质。只是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大草履虫被赶出了培养基。

【提问】能尝试画出两种草履虫发生竞争后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吗?

学生在白纸上画出种群数量变化的s形增长曲线。

学生回答。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画出竞争曲线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种群增长方式的回忆,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伏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绘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