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1页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 题: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

课 题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

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

2、记住位于阶梯分布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在地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过程与方法: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害形成的原因和治理方法,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概念。 教学重点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3、地势、地形的特点、三个阶梯、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3、难点:如何将众多的地名记住; 教具学具准 备 中国地形图挂图、中国地形图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各种地形的景观图片 教学方法 图示法、直观演示、活动探究、对比分析 学法指导 探究式学习、集体讨论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教学新课:

  一:地势西高东低

  ①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找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大地形区,对照"陆高海深"图说出其海拔高度大约各是多少?思考:我国的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②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幅中国地势变化示意图,学生判断哪幅图比较接近我国的地势实际情况;得出我国地势的另一个特点:呈阶梯状分布。

  ③引导学生观察图2-1,完成活动中的1、2、3题加深 印象;

  ④引导学生找出分布在三个阶梯的主要地形分界线,教师展示投影。

  ⑤学生讨论完成P23中活动。

  [承上启下]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这些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镶嵌其中。

  些典型的山脉?②教师先解释"山脉走向"的的含义。

  ③学生结合图2-2,找出各类走向的山脉,而后学生上台指读。

  ④学生识记,老师点答,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强调珠峰和玉山在我国的地位;

  ⑤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讨论完成活动中P27,学生回答并结合地图背记;

  [小结]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象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它们纵横交错,把我国地表隔成若干个地形区

   板书:

  (一)中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的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有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有 贺兰山 -六盘山 横断山

  东北-西南走向的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有 阿尔泰山 祁连山

  [承上启下]我们祖国的大山,除了刚才讲述过的一些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山脉成为我国的旅游风景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我国的"五岳"。

  读图(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以及每一级阶梯的地形特征.海拔高度,地形的种类.并列表比较出来:

  

  

  

  

阶梯 分布地区 地形种类 海拔高度 第一级阶梯 西南部,青藏高原 高原、盆地 至少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外, 高原、盆地 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 东部 平原、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 各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1、2级之间: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3级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各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1、2级之间: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3级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结合地图册总结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带来的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使许多的大河向东流,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③呈阶梯状的地势,使得许多地势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学生阅读P22面中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图找出五岳的位置。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

  三、课堂练习:

  练习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是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复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