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重点: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名相诸葛亮家喻户晓,他躬耕南阳之时,曾自比管、乐。乐,乐毅燕国名将,扶持微弱之燕,联合五国,大败齐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座城池,战功显赫。而管,即管仲,他究竟有何才能,能成为诸葛亮崇拜的偶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管仲列传》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梳理思考
1、通读课文,梳理文言知识点
2、分析,课文从哪两个大的方面去刻画管仲这个人物形象的?
明确:为人,为政
三、精细研读、赏析形象
1、管仲为人
⑴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的1-2段,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占便宜)爱占小便宜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不愿为主公赴死、苟且偷生
"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合作经商,却多分自己财物,不知谦逊
"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谋事不成,让好友陷入困境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出仕不成,常被辞退
"吾尝三战三走"作战失败,多次逃跑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事君不成,苟且偷生
总结:从上述文字来看,管仲这个人,他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不是想着帮助朋友,而是时时想着占人便宜,这样的行为是无德;辅佐的主公争权失败,他不为主公死节,却选择了苟且偷生,这是无义;谋事不成、出仕被逐、作战逃跑,这是无用。由此可见,管仲是一个无德、无义、无用的三无产品。
⑵对于这样一个既无才干、又整天想着占自己便宜的人,他的好友鲍叔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