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沂水春风 教案2
2017-2018学年语文选修《论语》选读 沂水春风 教案2第1页

《沂水春风》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古汉语中常见的文言词语、特殊文言句式。

3、 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把握生动的人物形象。

4、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5、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分析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孔子为何要"哂由"而"与点"?讨论结合孔子"礼乐治国"主张,深入了解其思想。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过程与步骤】

第二课时

【探究文本(二)】

(一)子路述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

1.谈谈印象中的子路的形象。(联系前文所学内容,学生评说,教师补充)

资料: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 冠雄鸡,佩豭(jiā)豚"。(子路生性粗鄙,好逞强斗胜勇,志气刚强直率,曾戴着公鸡的羽毛,佩着公猪的牙齿等表示示强之物)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闵子侍侧,誾誾(yín)如也;子路,行行(hàng)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论语·先进》

明确:--子路是好胜、勇敢、率直、刚烈的。

2.着眼文本,结合上面的分析认识,诵读子路的话,体会子路的言行。

(1)动作:率尔而对--轻率地回答

急切地抢答,激昂的神情,慷慨陈词。

(2)语言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是浅层目标,中心问题应该指向"志"--"以礼治国")

A、"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假定这样一个背景,想说明什么?

以治理充满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局面,以显示其的才能。乱世英雄,力挽狂澜才够气魄 --子路对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和自负。

B、如何治理,子路说:"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为何要强调"有勇"和"知方"?

"有勇"--抵御外患;

"方"者,道义、信义是也。"知方",是否符合孔子的治国主张?(联系第一课《为政以德》,背诵"子贡问政"章)

孔子的治国主张:"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所以,子路治"千乘之国",强调"知方",正是秉承了老师对百姓"教之"、使"民信之"的礼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