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程标准要求
詹天佑,字眷成,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12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留学。21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用非所学,被派去当兵轮驾驶员,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光绪十四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显示出了高超的铁路技术。在修建津榆铁路架滦河铁桥时,英、日、法三国的工程师指挥打桩均告失败。詹天佑采用中国传统方法配合机器进行打桩,获得成功。
京张铁路由于英、俄争夺筑路权相持不下,决定由中国自建。当时外国人讥笑中国"自不量力""胆大妄为"。詹天佑决心为国争光,细致测量,精心设计施工。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时,在没有新式开山机、抽水机和通风机设备的困难情况下,詹天佑创造性的采用两端开凿、中开竖井的施工方法,顺利解决了难题。并对地势陡险、坡度大的八达岭,设计成"人"字路线,使列车顺利行驶。行车时遇到车厢脱节,还仿造了自动挂钩,人称"天佑钩"。这条铁路六年计划,四年竣工,节约投资二十八万多两白银,当时被外国工程师视为奇迹。学习"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明确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以来,交通与通讯的发展变化概况。
●掌握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新式交通和通讯手段对我国近代以来社会生产、生活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调查本地交通和通讯状况今昔对比,了解当地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历程,培养纵横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深切感受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培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忱。
自主学习精要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中国近代化之路充满荆棘。铁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因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1888年,总长2000米的宫廷专用铁路落成。火车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
甲午战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其结果,一方面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修铁路,修更多的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到1991年,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所修铁路仅330千米。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思维激活
说一说 了解中国近代的铁路运输是怎样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做一做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
A.京汉铁路
B.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淞沪铁路
D.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