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 》导案
学校: 辛寨初中 编制人: 王艳华 审核: 终审:
第一标:设置目标(3分钟) 【课堂目标】(3分钟,示标、释标、读标,组织课堂)
1、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名称的由来、历史文化和政治地
图的演变。
2、通过阅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探讨非洲的地理位置。(重点)
3、通过对比欧洲与非洲的图表资料,归纳非洲的海陆轮廓特征。
4、通过阅非洲的地形图,探讨非洲的地形特征,进而了解非洲
极具特色的地形区。(重难点)
【相关要求】
1. 做到精神饱满、充满自信、面带笑容走进课堂。
2. 由班长带领大家大声宣读《三标高快课堂自主歌》及本班的班名、班训和班级宣言。 第二标:达成目标(30分钟) 任务 活动及评价 任务一:非洲的地理位置(15分钟 )
阅课本第13-14页,结合图册11页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时间:3分钟)
1、 非洲的全称、历史及国家
①非洲全称___________,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②非洲是世界_____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非洲只有_____、 和_________3
个独立国家;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
地区 的大洲。
2、 非洲的地理位置
①请在图册11页上,描出赤道、20°W,探讨非洲的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非洲位于 半球的西部;
从南北半球看,非洲地跨 、 两个半球。
②请在图册11页上,描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探讨非洲
的纬度位置:
横穿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 线与 线
之间的 带。
③阅图册11页,探讨非洲的海陆位置:
非洲东濒_____洋,西临____洋;北隔 海及 海
峡与 _____洲相望,东北与_____洲之间隔着狭长的 海,并以
_______运河为陆上分界。
④阅图册12页,探讨非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苏伊士运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线,沟通 海
和 海,是 洋通往 洋的捷径;
直布罗陀海峡是 海出入 洋的门户,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
【跟踪训练】
读图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洲:① 洲
② 洲
③ 洲
大洋:A 洋
B 洋
海域:C 海
D 海
海峡:E 海峡
任务二:高原为主的地形(15分钟)
阅课本15-16页,结合图册12页非洲地形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时间:3分钟)
1、 非洲的海陆轮廓
对比非洲和欧洲的海陆轮廓图,并完成下表。小组内探讨哪个大洲的海岸线平直些。并说出非洲之最
海岸线长
度(千米) 陆地面积
万千米2) 平均每一万千米2陆地拥有的海岸线长度(千米) 欧洲 37900 1016 非洲 30500 3020 最大海湾: 湾;最大半岛: 半岛;最大岛屿: 岛。
2、 非洲主要的地形区
阅课本14页图6-17,
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山脉:① 山脉
高原:A 高原
B 高原
C 高原
盆地: D 盆地
沙漠:E 沙漠
3、 非洲主要的地形特征
阅图册12页非洲地形图,结合课本15-16页,探讨非洲地形特征
在非洲地形图中圈出非洲主要的高原和山脉,探讨下列问题
非洲大陆 面积广大,被称为"_______大陆"。
高大山脉仅分布于大陆的_____和_____边缘。
阅非洲地形图,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颜色,判断非洲的地势
特点:
非洲的地势_____高,_____低。
阅课本15页找出非洲的特色地形,并在课本14页图6-17中圈
出这些地形区:
非洲拥有世界最大的盆地: 盆地。
世界最大的沙漠: 沙漠。
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 大裂谷。
【拓展提升】
查找非洲主要地形区,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确(1分钟):
(1)"非洲屋脊"--_______________。
(2)非洲的最高峰--_____________。
(3)世界最大的盆地--_________。
(4)世界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___________。
(5)世界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
(6)非洲最大的海湾--_________。
(7)非洲最大的半岛--___________。
(8)非洲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___。
要求:定量定时定要求)
学生:
1.根据课本地图和资料,所有同学迅速记忆导案上的知识点
2. 5分钟记忆后,对子互相检查;
3.组长监督、抽查,共同确定本组的统一答案,最后展示。展示的同学,答案标准、合理按规定记分,能对同学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有力反驳奖励2分。
3.时间:15分钟
教师:点名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回答问题并分别进行点评。
2.教师最后点评。
学生:
1.根据课本地图和资料,所有同学迅速记忆课本上的知识点
2.5分钟记忆后,对子互相检查;
3.组长监督、抽查,共同确定本组的统一答案,最后展示。展示的同学,答案标准、合理按规定记分,能对同学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行有力反驳奖励2分。
3.时间:15分钟
教师:
1.点名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回答问题并分别进行点评。
2.教师最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