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湘教版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了解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4.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2.整体性的含义: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整体性的表现

(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思考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案 使当地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等。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成土母质)逐步发育成土壤。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气候与土壤

影响 具体过程 直接 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间接 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3.生物与土壤

(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2)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

4.地形与土壤

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